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湘教办通〔2015〕105号
转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现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通知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7月8日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经研究,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在总结近年来举办全国大学生摄影、微电影大赛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决定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唱响网络主旋律,传递网上正能量,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争做校园好网民。
二、活动主题
传递网络正能量、争做校园好网民
三、活动对象
1.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系列主题比赛以学校为单位选派个人或团队参赛,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四、活动内容
(一)全国大学生网络作品系列比赛
设立电影作品、摄影作品、文字作品、动漫作品和创新创业作品等5类作品的比赛。
1.2015年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
旨在鼓励大学生透过镜头,通过视频来呈现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展示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通过作品的网络传播,积极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传递青春正能量,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活动由文汇报社、人民网承办。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月
活动网址:dream.whb.cn
文汇报联系人:郝新莉 021—52920122
2.2015年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
旨在鼓励大学生用相机记录文明行为、精彩瞬间、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活动由中国大学生在线承办。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月
活动网址:dream.univs.cn
中国大学生在线联系人:吴思週 010—58582209
3.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文大赛
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激发大学生网络创作热情,从抒发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解析社会热点,倡导网络文明,分享成长故事等角度,撰写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活动由中国大学生在线承办。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月
活动网址:www.univs.cn
中国大学生在线联系人:杨璐遥010—58582384
4.2015年全国大学生动漫大赛
旨在激发大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基础,融合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创作贴近师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剪辑制作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能体现正确价值导向,引发情感共鸣的优秀动漫作品。活动由文汇报社、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月
文汇报联系人:颜玮韵 021—52920122
5.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
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宣传创新与创业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搭建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帮助更多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者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活动由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承办。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月
活动网址:idea.yiban.cn
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联系人:朱宇杰021—60161016
(二)全国大学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展播推送
1.从全国大学生网络作品系列比赛中遴选一批优秀作品,立足全媒体展播,在相关网站、电视频道、手机客户端等开设专题栏目,展播推送。
2.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结合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推送展示,围绕网络文明、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网络法规等主题,通过案例解析、图文解读等形式,制作一批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宣传材料,在全国进行线上线下巡展,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用优秀思想道德文化滋养网络,滋养社会,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10月
(三)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成果展
1.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知名网络企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研讨交流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工作。
2.对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先进个人、组织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
五、作品评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推荐网络教育、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文化、网络传播、动漫、影视、摄影、文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作品的评审,评选各类作品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等专项奖。
六、工作要求
1.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动员本地、本校师生积极参与,做好报名推荐、审核选拔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及高校举办本地本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及对应的网络文化作品比赛。
2.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工作统筹,结合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着眼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将网络文化节活动与“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引导支持学生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3.汇总表、申报表、作品文字说明材料及支撑材料纸质版需经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部门审核,并加盖部门公章。所有纸质版材料由高校统一直接邮寄至活动指定承办单位,所有电子版材料上传至相关赛事平台。材料报送时间截至:2015年10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赛资格以盖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叶定剑: 010—66096680
周鹏: 010—66096652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
罗子川:010—55635746
附件:1.2015年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方案
2.2015年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方案
3.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文大赛方案
4.2015年全国大学生动漫大赛方案
5.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
2015年6月23日
附件1:
2015年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方案
一、参赛办法
1.参赛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参赛数量
以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校限报3部微电影作品,每部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每部作品可配1名指导教师。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二、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作品须为2015年原创(即2015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呈现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展示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网络文化节主题,传递青春正能量。
提交作品之版权和著作权等相关事宜,由申报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
2.格式要求
作品须为AVI、MOV、MP4格式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以5分钟左右为宜。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
三、报送要求
1.网上提交
6月25日—10月30日,参赛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登录微电影大赛官网(dream.whb.cn),依据《微电影大赛作品申请表》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完成线上报名。参赛作品经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审核后,自行在网络平台发布传播。
2.书面报名
参赛作品须提供作品发布传播的网络链接地址,包括网页截图和转发、评论和引用量等(取单一网络平台的最高值,不用重复累加),以及能佐证作品网络影响力的材料。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对参赛作品审核,对作品的立场观点、原创性及网络影响力证明材料真实性进行把关,并在申报表上加盖部门公章。
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学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字样。材料报送截至:2015年10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赛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
四、活动流程
1.作品展播
作品入围后,组委会将另行通知作者提交影片高清版、剧照及片花等,在展播平台上展示优秀参赛作品。组委会将于7月—9月举办微电影特训营,并结合“网络文明进校园”开展微电影高校行等活动。
2.专家评审
由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参赛作品中评选出各类奖项。
五、奖项设置
按剧情片、纪录片两个类别评奖。
共设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及专项奖若干。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郝新莉、颜玮韵
联系电话:021—52920122
联系邮箱:whb@whb.cn
邮政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55号文汇报社新媒体中心
邮编:200041
文汇报社
2015年6月23日
2015年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方案
一、参赛办法
1.参赛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参赛数量
以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校限报10幅(组)摄影作品,可配1名指导教师。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二、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作品须为2015年原创(即2015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记录身边的文明行为、精彩时刻、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
提交作品之版权和著作权等相关事宜,由申报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
2.格式要求
作品须是jpg格式,文件不大于6MB,必须保留原始文件,原始文件要求800万像素以上,每张图片可配140字以内说明。图片故事作品必须以组图形式上传,照片数量必须在3张(包含3张)以上方可成为有效作品。
三、报送要求
1.网上提交
6月25日—10月30日,参赛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登录摄影大赛活动官网(dream.univs.cn),填写报名信息,并以附件形式提交《2015年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参赛作品申报表》扫描件。后台审核通过即获得参赛资格,此申请账号为学校唯一上传通道,参赛作品需通过此账号统一上传。参赛作品经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审核后,鼓励自行在本校及其他网络平台传播展示。
2.书面报名
参赛作品须提供作品传播的网络链接地址,包括网页截图和转发、评论和引用量等(取单一网络平台的最高值,不用重复累加),以及能佐证作品网络影响力的材料。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对参赛作品审核,对作品所体现内容、原创性及网络影响力证明材料真实性进行把关,并在申报表上加盖部门公章。
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学校+大学生摄影大赛”字样。材料报送截至:2015年10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赛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
四、活动流程
1.作品展播
组委会将在展播平台上展示优秀参赛作品。
2.专家评审
由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参赛作品中评选出各类奖项。
五、奖项设置
作品包括校园风采、社会纪实、创意摄影和图片故事等类别。
共设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及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最佳组图奖、最佳创意、最佳瞬间奖、最佳纪实奖、最具感染力奖、最佳人气奖等若干专项奖。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思週
联系电话:010—58582209
联系邮箱:wuszh@hep.com.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23层中国大学生在线发展中心
邮编:100029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15年6月23日
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文大赛方案
一、参赛办法
1.参赛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参赛数量
以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校限报5篇网文作品,每校可配1名指导教师。不接受个人或团队自行报名。
二、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作品须为2015年原创(即2015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激发大学生网络创作热情,从抒发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关注社会热点、讲述成长故事等角度,撰写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网络文章。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提交作品之版权和著作权等相关事宜,由申报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
2.格式要求
体裁不限,鼓励创新,字数不超过5000字,允许在文章中配图表。
三、报送要求
1.网上提交
6月25日—10月30日,参赛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登录网文大赛官网,按照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作品,完成线上报名。参赛作品经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审核后,自行在网络平台发布传播,鼓励上传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相关展示平台。
2.书面报名
参赛作品须提供作品发布传播的网络链接地址,包括网页截图和转发、评论和引用量等(取单一网络平台的最高值,不用重复累加),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包括领导批示、成果鉴定、专家推荐信等能佐证作品网络影响力的材料。发表网络平台不限,其整体版面设计作为网络文章的一部分,在评选时作为一定的评价指标。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对参赛作品审核,对作品所反映的立场、观点、原创性及网络影响力材料真实性进行把关,并在申报表上加盖部门公章。
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学校+大学生网文大赛”字样。材料报送截至:2015年10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赛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
四、活动流程
1.作品展播
组委会将在展播平台上展示优秀参赛作品。
2.专家评审
由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参赛作品中评选各类奖项。
五、奖项设置
作品要求体现网络文化节主题,按照青春梦想类、成长励志类、时代创新类、社会评论类、道德文明类、思想理论类等类别评奖。
共设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及若干专项奖。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璐遥
联系电话:010—58582384
联系邮箱:3025741776@qq.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3层中国大学生在线发展中心
邮编:100029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15年6月23日
2015年全国大学生动漫大赛方案
<p clear" style="color:#3E3E3E;font-family:'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16